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

第372天....記。府北。

















去年底因為房租合約到期了,於是乎我從原本位於左營的租屋處,

遷居至現在的鹽埕區。

住在這裡已經超過半年之久了,然而對於鹽埕的時代故事,還是令我感到很好奇。

平常沒事總是喜歡騎著摩托車在附近繞來繞去。

許多古早味的小吃、美妝店、家庭理髮廳以及一些老舊廢棄的建築....填滿在這個小小的鹽埕埔裡。

住所位於愛河畔,正確位置是"府北里"

一日,閒來沒事上網估狗了一下"府北里"三個字,才赫然發現原來我所居住的地方在過去的30多年前是全台有名的風化區之一。

=口=|||

原來台灣有句話是說:北有寶斗,南有府北。

北部的寶斗里也就是現在萬華一帶(如果有看過艋舺應該會知道)

南部的府北正是我目前所居住的地方。


難怪我家附近一堆看起來似乎開了好長一段時間的美妝店、金飾店甚至還有一兩家老舊旅社。

當然也有一、兩間隱藏在巷弄當中的"小吃店"。


由於當年美軍駐台時期,那些美國大兵上岸之後通常都想找個女人溫存一下。

據說當年府北的娼館多達數十間,可想見當年這一帶入夜後,鶯鶯燕燕,種種風花雪月的景況。


來高雄之前,總是聽人這愛河一帶仍有不少的流鶯在此徘徊,

據說是所有娼館被下令撤除之後,那些不知該何去何從的小姐們,仍舊留在附近,獨自成為個體戶從事同樣的工作。


每次只要經過河西路,我總會留意一下周遭的人事,不難發現她們在河畔徘徊的身影。

總是看見幾張相同的面孔,

穿著花色的衣裳,頭髮染得黑亮。

點著鮮紅的胭脂,或坐或起身行走,尋找客源。


看她們都上了年紀,仍是逗留在那處,只求有個男人能回頭多看她們一眼。

洩慾也好,同情也罷。

看著她們,我的腦海中總是臆測著她們的故事。


或許她們在十幾歲青春正茂的年紀就被賣到這裡生活了。

老鴇開了價就這樣販售了她的初夜,也許以她當時的年紀也不懂甚麼叫做"第一次"。

可能想逃走,不是遭到挨打就是挨餓。

對於家人的消息始終音訊全無,在這巷弄間只能過一天算一天。

或許一個晚上,同一張床上滴落了好幾位不同身分、年紀、職業、階層賣力的汗水。

又或許還有她的眼淚,但可能連她自己也忘了昨夜裡還曾哭過。

然後一次又一次地,懷了客人的孩子。

或著拿掉,又或者生了下來然而最後還是一樣遭逢被賣掉的命運。

她們沒有其他工作技能,甚至體力也無法負荷一般人所從事的工作。


於是在政府推動掃黃政策之後,她們依然停留在這裡。

然而這些女人,她們不再青春,不再似三十年前那樣地美好可愛。

卻仍然期待有個男人經過,付出些微的代價,

短暫的將她們再救贖一次。


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

第371天....前半生與後半生...婆媳之間
















昨天從花蓮搭乘11點37分的自強號回高雄。

剛好遇到一位導遊,正好帶著一個日本旅行團正要前往高雄進行下一個旅程。

或許是當導遊的緣故,整路上她也是十分健談的和我聊了許多。

甚至是一些算的上滿私人的瑣碎事情也和我分享了不少。

導遊是位65歲年紀的大姊(我都快要可以叫阿嬤了)

她和我一樣也是苗栗人,父親是客家人,母親是日本人。

年輕的時候認識現在的先生,於是跟著先生從苗栗嫁到了台北。


因為夫家在當時候的環境算是相當的優渥,先生的母親也是位十分傳統的台灣婆婆。

大姊說剛嫁進去的時候,婆婆見她把衣服丟洗衣機洗的時候,當場破口大罵,堅持要她用手洗,這樣衣服才會乾淨。

地板要跪在地上用手擦,早餐要吃自家煮的,就連先生孩子的中餐都要一大早起來預備好新鮮的飯菜帶便當。

大姊說她的婆婆對她相當苛刻,以致於如今雖然婆婆已經高齡94歲了,目前住在安養院當中,然而她始終無法饒恕她的婆婆,也未曾去安養院探望過她。

她也曾向她先生埋怨過,她的先生說:一個是我的媽媽,一個是你,我在中間我也很為難。

她說她能理解,甚至現在她的兒子娶了媳婦,對於自家和岳家的一些事情,在某些情狀下也是處於十分為難的狀態。


聽了大姊的分享,我也思考了一些事情。因為我能明白,也能理解。

小時候,母親和阿嬤的關係一直不大好。

冷戰了好多年,如今感謝神她們兩個真的在彼此之間取得一個平衡,

現在我阿嬤逢人就稱讚我的媽媽真的很孝順之類的。


然而在這當中,我覺得丈夫真的是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。

不是說為難就好,不是夾在中間不管事就好。

怎麼樣能夠在媽媽與太太之間成為一個良好的協調性的角色,這是需要智慧的。

即便你在外面擁有非常好的事業成就,家裡的事情搞不定,

那凝結的氣氛即便你回了家仍然無法感到舒坦。


當然以現代社會來看,其實真正的婆媳關係已經和過去不同了。

雖然無法完全窺知她人的家庭生活。

起瑪總是聽到人家在說:誰誰誰的婆婆很疼啊!  還是誰誰誰對她婆婆很好啊....之類的。


其實說的簡單,但真正去做到其實還是需要智慧和勇氣的。

但我想如果保持一種心態或許關係就會不一樣。

身為媳婦,轉個念頭可以想:謝謝妳這麼多年,辛苦養育了我的先生,對妳好是應當的,也是我的責任。

身為婆婆,轉個念頭或許可以這麼想:你和我一樣也是離開自己的父母嫁過來的,我要謝謝妳照顧我的兒子。

身為丈夫,轉個念頭或許也能夠這樣想:妳們都是我愛的以及愛我的人,一個生養我,照顧了我的前半生,侍奉妳是我應當的;一個願意和我共度此生,我的後半生都要和她一起的,
妳們我一個都不能少。


嗯....當然以上也是頗為理想化的念頭,畢竟真正能夠這麼想的其實不多。

情緒的當下,能夠轉念思考的更少。


所謂婆婆,台語念作"搭ㄍㄟ"...搭ㄍㄟ 搭ㄍㄟ...諧音上可以譯作"擔家"..過去的歲月她也是和自己的丈夫一起擔起了這個家。

所謂媳婦,台語念作"新ㄅㄨ"...新ㄅㄨ 新ㄅㄨ...漢字可譯作"新婦"...嫁了丈夫就叫婦...也許不像婆婆嫁了2、30年....所以有許多事情還是必須要學習的。


總之,願神的愛在每個家庭當中連結彼此。

無論如何,都是一家人。

不分你我。

因為我們都是因著神的安排才會在一起的,

我們都是因著神的愛,彼此相愛。

祝福~~




2014年5月17日 星期六

第362天....愛能醫治















昨天到高雄大專聽了專講,

 嗯.......的確,愛真的能醫治。

但我們只是人,沒有那麼偉大。

我們的愛不完全,也無法完全滿足另一個人。

但我從未懷疑過愛的美好。

有人說:愛會傷人。

不:真正的愛不會傷人。

有人說:愛令人懷疑。

不:愛是最確實最無庸置疑的。

愛是充滿智慧的。

愛是謙卑的。

愛是大有能力的。

愛是富有價值的。

愛是能醫治的。



愛很大。

但因傷害我們會替自己的心築起高牆。

漸漸的,自己會發現當一個人要給你很多愛的時候。

你會覺得自己承受不起。

那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。不只是痛,其中還包括了愛。


在說到兩個人的關係中。

這是一個互相給予愛的過程。

你給我這麼多,我也給你這麼多,甚至多過你所給我的。

然後你再給我更多。

但我們人的愛有限,神造人,愛就在我們裡面,

然而愛永遠不夠,

往往都有超支的可能。

所以我們真的需要天父更多的讓祂的愛澆灌下來。


根若沒有持續吸收養分,即便開了花,也無法結果子,最後整株植物就會乾枯。

人在給愛的過程也是相類於此。














感謝神,這幾天滿滿的感受到上帝的愛、家人的愛、情人的愛、朋友的愛。

願他們一切都好,一切平安。


過去已逝者,可念不可留。

宛如過眼雲煙,稍縱即逝。

把握當下,珍惜眼前。

平安,喜樂。

足矣..



2014年5月16日 星期五

第360天....雨與你

曾經有個畫面,我獨自在雨中撐著傘,等待著。

總有某些機會,在雨中等著我的母親接我回家。

學校也好,車站也好。

我喜歡下雨,喜歡看著雨中外頭的景色。

不禁讓我想起了紀曉君的一首歌─〈雨與你〉。



天空下著的雨 代表你溫柔的心情

雨滋潤了大地 就像你對我的愛一樣

雨與你 都是我生命的所有

雨與你 編織了美麗的夢

Sha la la la....

雨與你 雨與你


想到上禮拜去台東,想到雨中台東的街上。

還有雨中的鹿野,雨水恣意的下在紅土上,成了泥。


只是集敘,只是牢騷。

我不能期待你是否能知道。

在雨中讀書,就著茶,這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情啊!

讓書裡的文字,點滴在心頭。



我也想起花蓮的雨,

想起去年夏天,午後涼爽的陣雨。

然後想你。

想你。